不久前,上海介孔谷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在宝山区成立,法定代表人是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这是其团队参与成立的第三家公司。一提到赵东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他领衔团队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获此殊荣。
介孔材料在催化、日化、生物医药、环境保护、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被预估有千亿美元级的市场规模。如果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有序介孔高分子”技术比作“母鸡”,利用不同材料,可以孵化出不同的“小鸡”。但怎么把这些“小鸡”拿到市场去销售,赵东元团队一直在进行艰难的探索,转机来自复旦大学的赋权改革。
(相关资料图)
“守着一座金山,就是挖不出来”
看上去就和面粉差不多,这是记者看到介孔材料时的第一观感。可别小看了这些“面粉”,它并不是在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而是通过化学反应“长”出来的。
1992年,国外有关介孔材料的论文首次发表,当时的介孔材料只有2—3纳米的孔径,难以得到进一步应用。赵东元团队在1998年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一下就将孔径扩增到了10纳米以上,后续又将其逐步扩增到50纳米。一颗小石头,其表面积充其量也就几个平方厘米,但一克介孔材料,将其铺展开可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能在上面踢一场足球赛。孔越多,表面积越大,但技术也就越难。
举个例子,我国每年要消耗7亿吨石油原油,其中只有4亿吨被有效利用,相当大一部分是作为重(渣)油存在的,只能用来做铺路的沥青。国际上常用的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把大分子的重(渣)油变成优质油,但其催化效果并不理想。赵东元团队研发了新一代分子筛催化剂,在原来的分子筛外面包裹了一层大的介孔催化剂材料,实现了分级催化,提高了重(渣)油裂解的效率。目前,新一代分子筛催化剂已在齐鲁石化投入应用,每年增产上百万吨优质油,创造了数亿元的利润。
“在2020年之前,介孔材料一直推不出去,我感觉像是守着一座金山,但就是挖不出来,确实有点着急。”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刘玉普告诉记者,介孔材料的产业化比他想象的还要难。
不是“小打小闹”,要大规模产业化
2021年3月,复旦大学制定了“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由发明人团队申请专利技术的赋权,学校组织专家对该专利技术是否为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判断。
2021年12月,赵东元团队用专利作价投资,与合作方成立的山东复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册,对方看中的正是介孔材料的高技术附加值。这是复旦大学赋权改革后的首个成功案例,学校把该专利的使用权赋予团队,未来将享有团队收益的30%。
“不同于一些小企业几毫克到几克的‘小打小闹’,我们研发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即将大规模产业化,也受益于学校的赋权改革。”刘玉普说。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粒径可调、孔隙率高、表面可修饰,特别适合用于5G电子产品,因此早在2017年初就被一家公司“相中”。但这家初创企业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无力采用转让或许可的方式,这一成果也就迟迟没有转化出去。2021年这家公司融资成功,恰逢复旦实施赋权改革,于是赵东元团队将专利长期使用权作价入股,目前厂房正在建设中。
2021年11月,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启用,赵东元领衔的“复合分子筛”项目成为首批入驻项目之一。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用所有权折价入股,估值1750万元,占股35%。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并不容易,为何愿意花力气做成果转化?赵东元告诉记者:“化学是唯一有工业支撑的中心学科,也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与衣食住行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能把之前的科研成果转化,造福社会,对于我们这样的基础研究团队来说非常有意义。”近80人的赵东元团队,其中从事转化工作的就有10人。
以赋权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用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并非新鲜事,复旦大学的赋权改革有何新意?“由于一些瓶颈问题,以往作价投资的案例需要‘一事一议’,我们这次通过‘动手术刀’,将其作为制度固定了下来。”复旦大学科研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仲实介绍,为支持科研人员进行创新创业,学校已经明确了多条途径,就算把成果转化到科研人员自己创办的公司,只要操作合法合规即可,学校制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赋权并不是“放任不管”。从一开始成果披露到谈判,从协议起草到后期管理,复旦大学科研院技术转移中心全程介入并持续跟踪。
据介绍,赋权改革以来,复旦大学已完成6个科研成果通过作价投资进行转化的项目。赋权改革不仅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松绑”,也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