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庄梦琦 陈思慧
“入职后,潍坊市的生活补贴及购房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学校协议中的安家费也发放及时,各项承诺都很快得到兑现。教师教育学院也非常重视新入职教师,给予诸多关注,为大家能够顺利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回顾结缘潍坊学院,以杰青人才支持计划引进入职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的白贝迩博士对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及各部门的高度执行力印象深刻。
2023年新学期伊始,潍坊学院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在人才团队建设、平台打造、发展环境优化上下功夫,建设“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全力营造一个可以留得住心、留得住人的人才成长环境,提升服务人才的“温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才引进
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潍坊学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把人才引进工作持续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积极对接新的人才引进形势要求,修订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人才引育政策,构建了长聘短聘相结合、协议工资年薪制可选择的人才引进机制。
为提升对人才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学校连续四年与潍坊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合作举办潍坊市“才聚鸢都———博士潍坊行”暨潍坊学院博士“鸢都行”活动。近三年,该校引进培养博士教师260余人,实现引才数量质量双突破。
“2023年,学校将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大力支持各学院依托‘潍院学者’人才工程项目、‘准聘制’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实施人才团队引育工程,积极引进学科专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力争全年引培优秀博士100人,引培学科带头人或高水平人才团队2-3个。”潍坊学院人事处处长王忠山说。
人才培养
实现教师质量实质性提升
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学校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定制各类相关优惠政策,并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方向、研究领域,通过自愿组合的方式组建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由教授、学校杰青、优青等骨干教师担任团队负责人,助力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才。
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台夕市教授说:“学院定期组织青年博士沙龙、科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通过与科研、教学骨干的交流与指导,青年教师很快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2022年,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有4名新进博士获批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名年轻博士入选潍坊学院特聘教授支持计划、2名博士入选“杰青”计划、4名博士入选“优青”计划;青年博士王延青首次指导“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就获得了全国铜奖、省级金奖的优异成绩。
近三年,学校新增在职博士学位教师20余名,选派130余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研修、攻读博士学位。深入实施“潍院学者”人才工程、“青创团队”支持计划、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实现教师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人才服务
让教师有奔头有干劲儿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留住人才的前提是优待人才。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不仅加大了人才专项的经费投入,还从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上不封顶。学校还积极构建人才发展服务保障体系,深化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持续提高服务人才工作质量水平,让各类人才感受到在潍院工作有奔头、有干劲儿。
“十余年里,我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三级教授,从一个‘学术青椒’,成长为市‘鸢都学者’、省青创团队带头人;从一个‘职场菜鸟’成长为学校中层干部、省特色实验室主任。每一次成长,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支持,离不开学校创造的重才、育才和用才的环境,离不开学校不断优化的科研创新载体。”2021年“鸢都学者”、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曹连振教授感慨地说。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