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品牌资讯 >
被“神话”的钉钉:棉花和铁谁重分不清,个人版AI这么拉?
2023-08-30 06:14:30    来源 : 云掌财经极点商业评论

钉个人版尽管“缝合”了AI、空间、会议、云盘,但用户体验不佳,相比其他同类产品也没有特别优势。

作者|刘珊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辑|杨 铭

很多时候,即便身处风口也会有沦为泡沫的风险。

进入2023年,ChatGPT带动的“百模大战”乃至“千模大战”如火如荼。军备竞赛中,谁能率先将技术应用落地,推动大规模商业化变现,成为大模型赛场关键赛点。

虽然没有发布自己的大模型,但钉钉是所有企业中,拥抱大模型最激进者之一。

4月的春季钉峰会上,钉钉宣布接入通义大模型,发布“斜杠”(魔法棒),钉钉总裁叶军表示“要用大模型把钉钉重做一遍。”

此后,钉钉对外关键词变成AI化和大模型。

5月底,钉钉启动“斜杠”邀测,邀请各行各业的客户和生态伙伴参与共创。8月14日,伴随阿里集团组织变革的深入,钉钉明确从阿里集团“自立门户”,作为独立业务单飞;两天后,钉钉推出个人版,面向小团队、个人用户、高校大学生等人群开启内测。

8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钉钉生态大会上,叶军公布钉钉智能化最新进展:已有17条产品线、55个场景全面接入大模型。

回顾钉钉最近半年动作,不难发现AI大模型+个人版,已成事关钉钉未来发展的新重要叙事。

一方面,3年来频频提及的“云钉一体”战略发展不及预期,持续亏损的钉钉只会拖累阿里云估值,自立门户既是对“云钉一体”的彻底否定,也是让阿里云和阿里财务报表好看,钉钉三年内能否实现盈亏平衡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企业社交、移动办公赛道日益内卷,虽然大模型、AIGC浪潮被视为新生产力革命,但钉钉基因强项是在To B企业理解上有一定优势——所谓6亿用户某种程度上更像被“胁迫”使用,缺乏其他社交软件C端自然流量,特别是与主要竞争对手企业微信和个人微信的生态打通、留存相比,钉钉在C端用户体验上的劣势差距过大。

协同办公竞争白热化之下,加快商业化,走向盈利成为钉钉未来最重要考量。在此背景下,钉钉开始跟随竞争对手脚步,试图通过大模型+个人版结合方式去强化产品力,在C端拉动新的增长。

这一切,都取决于发力近半年后,钉钉在AI大模型上的落地应用真实情况。

个人版AI:距人们真实需求还很远

“每一个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包括百度董事长李彦宏、阿里云总裁张勇、钉钉总裁叶军在内,都多次表达过相同观点。

但无论企业吹嘘的多“神话”,对用户来说,落地应用端才是感知更深地方。因此,大模型和AIGC“最后一公里”落地不能只是发布会上的“PPT”,或者“精心设计”的“样板间”,而是应让每位用户都可以感受到的“商品房”。

在B端,钉钉表示已有17条产品线、55个场景接入大模型,且把智能化底座(AI PaaS)开放给生态伙伴和客户。在C端,已向普通用户开放内测申请的钉钉个人版(目前只有PC端),正是集AI核心、各类大模型能力为一体,“重做一遍”的落地产品。

钉钉个人版目标是成为每个人的数字生产力工具,真正实现AI技术普惠。”从钉钉总裁叶军表态来看,钉钉个人版不仅代表着AI与工具结合突破方向,更肩负着打通B端与C端生态,挖掘庞大个体、小微企业客户价值重要使命。

其中,“贾维斯”文生文 AI、“缪斯”文生图 AI、“鹿班相机”数字分身,正是钉钉个人版重点打造,已向内测普通用户开放的三大落地AI应用。

不过,从“极点商业”体验来看,钉钉个人版想成普通用户普惠的数字生产力工具,看上去第一步都尚未真正迈出。

例如,“5公斤棉花和3公斤铁,谁更重?”这个小学生都会准确回答的问题上,钉钉“贾维斯”文生文给出的答案竟然是:在一个比较体积的时候,应该比较他们的重量。铁比棉花会重。铁的重量是7000克。棉花的重量是4500克。所以铁比棉花重2000克。

“贾维斯”相当于ChatGpt。上述问题涉及基本的文本理解能力,虽然曾让无数AI大模型崩溃——考虑到钉钉已接入“通义千问”近半年,肯定已经不少次投喂类似问题,但依然是如此错误百出、毫无逻辑和语句不通的答案,去浇灭用户深入体验兴趣。

当用户指出“5公斤棉花应比3公斤铁更重”后,钉钉“贾维斯”回了一个“流汗”表情,认为这是“混淆概念”,因为“比较体积时,棉花和铁不会直接被用来比较他们的重量。如果想要比较重量,应该用克来衡量,而不是使用公斤。”

好吧,这更难以理解了。同样,“鹿班相机”数字分身上,体验也相当糟糕。

“鹿班相机”类似当前爆红的“妙鸭相机”,其原理都是基于AIGC技术,通过捕捉用户上传照片包括面部特征等关键信息点,与不同风格模板融合,生成“数字分身”。

从“极点商业”实测来看,“鹿班相机”需用户上传15张多角度、多表情、多背景照片,支付990算粒——也就是9.9元人民币费用后,才能进入数字分身制作。

提供素材、支付完费用后,经过近2个多小时等待,才生成了图片形式的数字分身。其AI感比较明显,色调、肤感等细节上,远不如真人写真完美,不同模板人像与真人差距过于明显,甚至完全不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钉钉“鹿班相机”生成的只是“证件照”数字画像,且选择模板有限——相比阿里大文娱旗下另一款数字写真“妙鸭相机”,可选择模板较少,且还原度较差。

另外,即便用户因等待时间过久、体验不佳想退款,或者因技术问题造成数字分身生成失败,也无法找到花钱购买的“算粒”退还通道——这意味着,用户是否能退款还是未知数。另外,也找不到上传照片、用户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

此前,“妙鸭相机”就因不支持退款而被上海市消保委点名,还有用户质疑其觊觎用户隐私的霸王条款。“妙鸭相机”舆论风波后,“同出一门”的钉钉个人版在用户隐私、是否退款等方面没有任何考量,让人费解。

总体而言,从“极点商业”体验感受来看,目前钉钉个人版AI能力还只是一个噱头。包括“缪斯”文生图 AI在内,很多时候理解、生成能力也是啼笑皆非,比如生成的“车水马龙”绘图,相比文心一言、讯飞火星大模型差距不小,难以作为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工具。

Wolai复刻,安全隐私保障未提及

AI想象力没落地之外,钉钉个人版主界面、文档功能,和其他笔记相比,实质性创新较少。

整体功能上,钉钉个人版和标准版没有关系,是空间+AI组件 +云盘+视频会议组件的集合。

“个人版主界面,像极了Notion的本土化版本。”多位钉钉个人版内测用户认为,打开钉钉个人版“空间”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笔记和项目管理平台Notion,界面、功能创意和Notion 大同小异,且都是同样采用模块化方式。

这与钉钉今年3月初全资收购的协同办公软件开发商我来 (Wolai)密不可分。Wolai成立于2020年6月,因为和爆红的笔记软件Notion极其相似——包括主打的信息块(Block)都是1:1雷同,曾被广泛质疑为抄袭。

收购Wolai,钉钉瞄准的不止笔记软件。根据“雷锋网”此前报道,有阿里内部人士透露,Wolai并入钉钉后,将主攻智能化协作文档的研发和个人版文档。对内,让钉钉可以依托6亿用户的规模优势和对B端企服场景的理解和渗透;对外,在协同文档追齐第一梯队Notion、飞书文档和腾讯文档。

从体验角度来看,号称“史上最强办公工具”的钉钉个人版,虽然各种功能眼花缭乱,普通用户上手难度不小,但颇为不解的地方是,虽然处处都是Wolai的“复刻”——包括图标都是之前Wolai图标,但数据目前并未与Wolai用户打通。

另外,钉钉标准版、个人版虽然需要在同一个APP中切换,但数据同样未与当前标准版账号打通,也不能使用IM进行社交功能。

有互联网观察人士称,这或许是为了避免和标准版“打架”,以增加个人版想象空间。这一点,在会议组件中也有体现——目前会议只有开会、加入会议两个入口,单场会议最高人数和时长分别为100人和60分钟,和腾讯会议免费版一样。

钉钉需要考虑的是,标准版已有会议功能,又有多少用户或者企业,会因为会议功能(通常情况下,企业微信或微信群的会议功能更方便,且钉钉标准版还可能和个人版会议冲突)去专门下载个人版?

对个人办公套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个人数据隐私安全。目前钉钉个人版没有上线相关条款,考虑到个人版和标准版是不同用户群体与架构,外界只能从Wolai中看出一些端倪。

Wolai数据隐私安全问题上,曾在知乎引起诸多讨论,甚至成为热门话题。根据此前网友与Wolai创始人的聊天截图,以及Wolai创始人的认证回复来看,Wolai会对多媒体(音视频、图片、附件)进行随机审查检测。

目前,在Wolai官网服务条款第七条,也明确规定:

Wolai有权并有义务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您使用Wolai的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如您在使用Wolai时违反任何上述规定,Wolai或其授权的人有权要求您改正或直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关闭页面分享、禁用页面分享权限、删除违法图片、视频或文件附件、限制您的账号功能、暂停或终止您使用Wolai的权利)以减轻您不当行为造成的影响。

用户吸引力不够,向C端收费脚步却太急

和其他办公软件不同,对很多用户来说,此前使用钉钉标准版时,一旦从企业离职,个人数据、聊天界面、通讯录往往会被企业即刻关闭。这是很多用户对钉钉最大不满之处。

完全站在企业角度考虑,失去的是普通用户的粘性,尽管依然有6亿用户在使用钉钉。这是钉钉总裁叶军也感到头疼的问题,因此诞生了个人版——从媒体报道看,叶军希望,在职期间的关系链,如知识空间、云盘、AI能力、视频会议等数据都可以留在个人手中,沉淀为个人能力的一部分。

此前用户离职后,绝大部分不会继续主动去使用钉钉标准版,也不知道能在钉钉上干什么——这与企业微信截然不同,普通用户依然可以通过个人微信,联系到企业其他成员。同时,因离职流失的用户也有笔记软件需求,因此钉钉个人版的定位初衷,也是让离职用户不再专门下载其他的笔记软件。

这依旧需要落到用户真实体验上。问题是,个人版只有PC端,且与标准版没有打通情况下,在职时的数据,通过什么途径去沉淀为个人能力?视频会议、AI能力很多时候属于公司在职行为,并且涉及公司机密,公司是否允许成为员工个人保留的数据?

因此整体来看,钉钉个人版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个人版与标准版没有打通,与Wolai也没有打通情况下,对用户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笔记软件而已,只不过增加了一些Ai噱头,缺乏生态的有效链接。

市场竞争来看,当前国内管理软件赛道相关工具,以及各大云端协同众多,相比诸多竞争产品,钉钉个人版尽管“缝合”了AI、空间、会议、云盘,但并没有特别优势。

或许,对于叶军来说,必须理顺钉钉标准版和个人版的定位冲突,以及真正去加强AI大模型能力的落地场景应用表现——尽管AI能力很大程度并非由钉钉决定,而是通义千问。

钉钉也有体验“不完善”的理由,即目前这些场景和功能仍在内测阶段——尽管个人用户目前没有任何门槛就可以申请通过,平台对内测用户数也没有任何限制。但毕竟内测、公测之间仍然隔着一道桥梁,企业可以根据用户体验进行调整和完善。

不过,钉钉个人版已迫不及待开启商业模式,向C端普通用户的收费之路。除了制作数字分身每次需要9.9元之外,使用高级功能需要升级专业版,每年价格158元,和单独的Wolai专业版价格一样。

依然存在矛盾之处,由于Wolai与钉钉个人版账号、数据不互通,Wolai此前形成的大学生、极客人群等用户主要群体,想同时使用两个软件,就需要两次付费购买,去体验几乎一样的“空间”。

这是否意味着,钉钉最终会逐渐放弃单独的Wolai笔记?如果不,那如何吸引Wolai原有用户,比如说服大学生和极客群体,放弃此前数据重新选择钉钉个人版?如果是,此前数据是被平台放弃,还是进行迁移?

另外,“钉钉是职场打工人噩梦”固有印象下,未完全贴切用户需求的个人版,用什么去吸引新的C端个人用户?如果面向中小个人团队,那么这些团队有何理由不去选择更成熟、更稳定,更能精细化管理的标准版?

的确,在一站式在线工作平台赛道,很多小团队就只用Notion,用户个人数据、团队数据都沉淀在上面,这是Notion百亿美金估值基础。但钉钉个人版显然难以照搬。

这些疑惑,关系着钉钉个人版的未来。曾经,在C端社交市场找不到机会的阿里巴巴,通过钉钉,以组织为基础撬动企业办公大门,在直面交锋中第一次战胜腾讯,成就了“钉钉神话”。现在,它开始跟随Notion、企业微信等的脚步,向C端市场进军。

但一个不难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为止,钉钉个人版明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理由,让用户去选择它。

即便有AI能力加持也是如此。这包括钉钉标准版,比如在2023年钉钉生态大会上,叶军介绍钉钉音视频会议时,希望“数字分身”可以代替用户去列席会议。

用AI替身开会?这可能也是对大部分企业老板需求、心理的严重误读。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