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栩栩如生的彩绘文化墙,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田间地头硕果累累……行走在黄龙县的村村落落,生机盎然的乡村正孕育着新时代发展的无限活力,绘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居环境“靓”起来
盛夏时节,行走在崾崄乡白城桥村梁家塬组的乡间小道,白墙黛瓦间尽显古香古色。每户门前的田地里长满了鲜嫩的蔬菜,显得生机勃勃。
过去,这里大风吹起时,灰扑扑的尘土飞扬,而如今变成花草飘香、整齐别致的生态小院。2022年崾崄乡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庭院经济为突破口发动梁家塬村村民充分利用起门前的闲置土地进行花卉蔬菜种植,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增收创业。
“发展庭院经济不仅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也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们村的花卉蔬菜种植让困难百姓不仅脱贫致富,还美化了乡村环境,这是种植业庭院经济带动群众致富的小小缩影。”白城桥村党支部书记高四平说道。
像崾崄乡白城桥村一样,享受人居环境改善释放红利的还有白马滩镇“印象圪崂”景区。
青山环抱,绿树环绕,流水潺潺,花草掩映。“村在景中、景在村中、人在画中”,如今的“印象圪崂”已成为四方游客拍手称赞的美丽宜居家园。
圪崂村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在不大拆大建、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统一规划,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并因地制宜开展了村子主干道美化、院落庭院墙体美化和文化广场修建等工程,着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同时,村上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五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使干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
近年来,白马滩镇打响生态旅游品牌,先后打造了山水碾子湾、美丽尧头、印象圪崂、东周古寨等美丽宜居乡村,实施澽水河生态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着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美丽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群众依托生态旅游成功转型,吃上了旅游饭。
2022年,黄龙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立足全县实际,围绕“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12字要求,不断加强农村“三线”维护梳理,落实“河长制”“路长制”目标任务,河道“清四乱”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着力推进农业污染治理。21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7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提标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78.6万元,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148.35吨,清理村内水塘233口,清理村内沟渠587.92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19.6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388场,发放宣传资料17578份,旨在让农村真正成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家园。
村民腰包“鼓”起来
走进瓦子街镇小寺庄村蔬菜种植基地,一颗颗翡翠般鲜嫩欲滴、长势喜人的甘蓝,经过采摘、分拣、装车几道程序后被运往外地。韩城客商赵思洋一边装车一边夸起了甘蓝的高品质。
“黄龙山清水秀,气候温差大,产出的蔬菜品质很好,在市场上特别畅销,所以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合作,一直在这里定点提货。”赵思洋笑着说。
瓦子街镇甘蓝的采收期从每年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分别销往山西、韩城、宜川等周边市场,基地蔬菜丰收不愁销路,群众也满怀信心。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务工、入股分红等也增加了收入。
小寺庄村位于瓦子街镇西北方,气候温差较大,立足当地实际,村委会动员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高山冷凉蔬菜。小寺庄村第一书记王康介绍:“我们村目前种植甘蓝、白菜1000余亩,相比于市场其他品种的蔬菜,上市较晚,可以错峰出售,在价格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针对采收工人缺乏的情况,村党支部积极发挥‘五级联动’机制优势,动员鼓励村干部、党小组成员踊跃参与蔬菜采收。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帮助村民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实现了种得好、能采收、有销路,从而让高山冷凉蔬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在界头庙镇范家卓子社区碾子塬村,连翘种植大户宋保全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村的群众大都有种植连翘的愿望,村民都在自家房前屋后、边角地、撂荒地等空闲地种植连翘。我在核桃园里也套栽了18亩,现在总共有30亩连翘,三年可以挂果,到了盛产期,一亩地收入8000元不成问题。”
碾子塬村以打造“黄土高原连翘第一村”为总目标,制定了当年夯基础,次年做提升,三年成景区,最终实现“连翘遍地栽,黄花满坡开,旅游好风光,群众乐开怀”的新型产业发展思路。如今,连翘种植已成为碾子塬村又一新兴主导产业。
连翘种植让当地群众过了一把瘾。“我这18亩连翘比得上100多亩玉米!你看,目前连翘已经涨到1斤20元左右了,我这一棵连翘树平均可以采摘15斤,1亩地可以卖1万元。我平时不用雇工,就是采摘这几天雇几个人。”连翘种植大户金刚高兴地说,“销路不是问题,采购商上门收购,真没想到连翘这么抢手!”
2022年春,规模化的连翘种植在该村拉开了序幕,黄龙县中药材产业开发服务中心积极与延安龙果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争取扶持,为碾子塬群众免费提供14.5万株连翘苗木,鼓励123户群众利用荒坡、边角地、撂荒地、房前屋后等空闲地栽植连翘。截至目前,碾子塬村共打造了3个百亩连片成园种植示范点和18.7公里黄花大道,种植连翘3200余亩。
瓦子街小寺庄村蔬菜种植基地、界头庙碾子塬村连翘产业致富的成功探索,是黄龙县积极发展多元产业,实现建设美丽乡村蓝图的缩影。
近年来,黄龙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立足县域各镇(乡)、村、户产业发展现状,不断拓宽产业蓬勃发展路径,持续巩固多元化的传统产业基础地位,特色产业日益成为群众增收的有力补充。
截至目前,全县核桃总面积16.9万亩,产量1.1万吨;苹果面积11.8万亩,中蜂养殖规模突破9.25万箱。2022年新增种植中药材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8万亩,种植食用菌150万棒,县域产业发展实现多点开花,硕果累累,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幸福生活“舞”起来
漫步改造一新的党安新村,硬化后的柏油路面宽敞平坦,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里盛开着鲜艳的各色小花,巷道里一盏盏崭新的路灯一字排开,新农村朝气扑面而来。
党安新村隶属于三岔镇梁家山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搬迁村,距离镇政府3.8公里,村子支部班子强、产业发展旺、基础设施好,是三岔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位于村子中心的乡村大舞台,搭建于2018年,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了村里舞蹈队的首选排练和表演场地,是富裕后的新时代农民幸福生活的缩影。
贺亚丽是舞蹈队的队长,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大方。2015年,她和村里有着相同爱好的姐妹自发组成舞蹈队,现有队员30名。旗袍秀、舞蹈、广场舞、猎鼓……她们的舞蹈涉及种类广、表演形式多,多次在农民丰收节、“七一”汇演中进行演出。
“乡村大舞台给我们提供了专门的场地,农闲时姐妹们聚在一起排练舞蹈,参加演出,日子过得甜如蜜。”提起和姐妹们在乡村大舞台一起共舞的经历,贺亚丽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乡村治,百姓安。完善乡村治理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手段。党安新村在基层群众自治、民主管理上不断积极探索。
59岁的老党员刘志华是党安新村乡贤队伍中的一员,2020年党安新村组织村里5名德高望重的党员组成乡贤委员会,协助村干部一起协调处理村级事务和邻里关系,村子东边的凉亭是他们常去的“说事”场地。
大到村级换届,小到婆媳矛盾,村民有任何关于村子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或者邻里家庭方面的矛盾都可以在凉亭说一说,乡贤委员会认真聆听记录,现场调解,“凉亭下说事”成为党安新村村民民主管理的具体写照,乡贤委员会在基层群众自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群众事无小事,能为大伙提供一个吐露心声的平台,聚在一起为村子的发展出点子、想办法、找出路,在沟通交流中增进理解,化解矛盾,让彼此的心越来越靠近,认同感和凝聚力日益增强,乡风变得越来越文明,大伙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这些,刘志华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黄龙县各级党委与政府成立了以党政负责人牵头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健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发挥传统治理资源在改善治理环境和村风民俗上的作用,不断培养村民的公共意识、法治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各村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村规民约,从而建立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使乡村治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各类先进人物评选等各种活动,长期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村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村规民约已经从墙上纸上跃进了村民心里,全县传递正能量的乡风氛围日愈浓厚,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和谐有序。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如今,这一幕幕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正在黄龙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多彩呈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踔厉奋发,朝气蓬勃的生态黄龙正在全县人民的一道努力下,向着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大踏步迈进。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